【南方日报】双机器人联合手术,中山一院为恶性骨肿瘤患者精准“拆瘤”

2023-11-15

      近日,一名58岁的女性患者不幸罹患全骶骨和左侧骨盆恶性骨肿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骨肿瘤科创新性地应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联合骨科天玑手术机器人为其精准“拆瘤”,并恢复患者脊柱与骨盆的连接。手术团队介绍,经查阅国内外文献,目前尚未有同时进行双机器人手术的相关报道。

 

多学科团队正在配合进行手术

 

      恶性肿瘤累及全骶骨及左侧髂骨患者曾女士(化名)因腰骶部疼痛伴左大腿疼痛麻木3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发现骶骨肿瘤。由于骶骨骨盆肿瘤手术通常有出血多、风险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国内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骨肿瘤中心可以完成。曾女士及家属几经周转,来到了中山一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副主任、骨肿瘤科主任尹军强教授门诊就诊。

      根据患者的穿刺活检病理,尹军强判断其患有骶骨间叶来源恶性肿瘤,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进行2次新辅助化疗后,他决定为患者施行全骶骨联合部分髂骨切除的手术治疗。

      “根据既往经验,这类大范围手术往往出血较多,平均出血量可达3000—5000ml,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做到微创治疗,减少出血和并发症成为了此类肿瘤切除的难题。”尹军强说。

      术前,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并制定最合理的手术方案,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专家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达芬奇机器人微创辅助下骶前肿瘤分离,结扎肿瘤血供,减少后路切除肿瘤手术时的大出血风险;同时在后路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下,行全骶骨+左侧部分骨盆精准切除、重建,尽可能确保肿瘤切除的安全边界,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患者正在转运

      10月31日,骨肿瘤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一区(ICU)、手术室及输血科等相关科室为手术实施进行了精心准备。麻醉科、ICU及心内科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情况后,胃肠外科一科副主任吴晖教授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进行骶骨前方肿瘤分离,周围血管结扎。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尹军强教授(左)与吴晖教授沟通

 

      吴晖介绍,在达芬奇机器人放大10余倍术野下,前路手术顺利,几乎无明显出血,为后路肿瘤的切除创造了条件。

      随后,患者被转运至骨科手术间,由尹军强主刀行后路全骶骨+左侧髂骨精准切除。

 

骨肿瘤科团队进行手术

 

      在天玑机器人辅助下,尹军强通过超声骨刀精准截骨,分离安全的肿瘤边界,将肿瘤彻底切除。紧接着,医生团队根据术前设计的重建方案,利用腰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将腰椎与骨盆连接起来,恢复患者脊柱与骨盆的骨性连接。

      “通过多学科协作,手术历时15小时顺利完成,不但完全切除肿瘤,还通过重建恢复患者脊柱与下肢连接,为患者将来重新站立行走提供了保障。”尹军强说。

      他介绍,这种开创性的双机器人手术更微创、精准,患者术中出血降至最低,不足2000ml,患者生命体征十分平稳,比之前报道的全骶骨出血量减少近一半之多,达到了骶骨、骨盆肿瘤高风险区域可控性出血、少出血的临床效果。

 

记者/卞德龙 通讯员/梁嘉韵 章智琦

报道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14/c8299919.html?colID=0&firstColID=1374&appversion=10600&enterColumnId=&from=weChatMessage

报道日期:2023-11-14